「我們準備許多工具,打算蒙騙生活本身,都放在臃腫的魔術袋裡。」--- 邱妙津. 鱷魚手記
許多年前曾有機會來過巴黎,來過蒙馬特;這一次再到巴黎,還是去了蒙馬特。
有人覺得巴黎鐵塔、羅浮宮、香榭大道凱旋門代表了巴黎。但對我來說,這些都可以捨去,反倒是沒去過蒙馬特,就似沒去過巴黎。
為什麼喜歡蒙馬特,除了旅遊書上介紹的它是一個「藝術人文薈萃的風景區」之外,其實很大一部分只是因為邱妙津寫過的那本遺世之作「蒙馬特遺書」。邱妙津在寫完這本書後,便自殺於她在蒙馬特的租賃公寓內,享年26歲。
26歲,剛好是我現在的年紀。雖然知道她算是殉情自殺,但還是無法想像,如果她再活久一點,回頭看時會不會發現自己其實很傻,沒有過不去的關,只是她讓自己過不去?
「蒙馬特遺書」其實我看到一半就無法在看下去了,因為他描述的愛和絕望實在太濃烈,讀著讀著會讓你覺得世界好黑暗,無法再讀,因為怕自己又不小心太負面,畢竟生活沒有選擇,只能努力踩水前進。
就算沒看完整本書,但蒙馬特這個名詞已伴隨著他的書寫印在腦海。
撇開「蒙馬特遺書」給人的沉重感,「蒙馬特」其實很陽光的,它就像一個小山城,蜿蜒的石磚路上,巷弄間,有很多小店和咖啡館。
在蜿蜒的小路之間,還有小火車可以搭,載旅客在山上山下之間繞行,也有纜車可以搭,不過會建議其實用走的是最能體驗蒙馬特的方式。或是懶得走上坡的人,可以選擇搭纜車上山,下山再用走的。
走到最上層,會到達特爾特廣場(Place du Tertre),是一個藝術市集,會有很多畫家在那裏畫風景畫或幫旅客畫消像,有點像我們淡水河畔幫人作畫的畫家一樣。這裡也有很多名信片和禮品店可以買,其實很多人都覺得蒙馬特已經觀光化了,在廣場周圍的禮品店可能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,不過第一次來的人還是可以來體驗看看,畢竟從山下走上來的街邊風景就十分漂亮。
廣場旁邊就是著名的「聖心堂」
聖心堂在蒙馬特的最高點,剛好可以坐在前方的階梯,邊休息邊觀賞風景,或是登上聖心堂圓頂能看得更清楚。在那裏看夕陽其實還滿不錯的。(山頂的覽車和小火車搭乘處都在這裡)
在附近還有「達利美術館」,本來那天想要去的,但是後來因時間太晚而作罷,有點可惜。
蒙馬特適合找一個白天,不趕行程的,放鬆心情的好好逛逛,看看路旁的小店,有興趣的就進去晃一下。
不過因為那邊算是巴黎治安比較差一些的地區,尤其是晚上,所以還是要注意一下。從地鐵站出來時,如果遇到有人拿板子要你簽名,不要理他不要簽名。我們在地鐵站拍照時,就有人過來要你留資料和簽名,我們沒有理他就走了。
交通方式:
到蒙馬特可以坐Metro在 "Abbesses阿貝斯"站 或 "Lamarck Caulaincour"站 下車都可以。著名的「紅磨坊」和「雙風車咖啡館」(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拍攝地點) 也在這一區,若要先到這裡,須坐至"Blanche"站下車較近。(不過「雙風車咖啡館」的餐點其實很不推薦,又貴又不好吃,喝杯咖啡就可以了。)
相關閱讀:
留言列表